点击阅读全文

岁月人生

完整版小说推荐《岁月人生》,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方宁艾民,由作者“乔西奈”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方宁便去报了名,此次招工面向城乡,名额有限,一旦录用可以农转非(农业户口转城镇户口)并享受固定工同等待遇。几天后方宁参加了第一批的面试,招工办人员看看方宁问:能干动活吗?矿山都是体力活,年龄有些小,刚符合法定年龄,身高还可以,方宁说可以。最后同意了下一步参加的笔试,经过笔试筛选后名单上终于看到了方宁...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转眼到了1983年初冬的一个下午,这天是周末,旺钦也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小镇被皑皑白雪覆盖,街上的行人很少,偶尔有环卫工骑车走过。同乡郭海锋过来找方宁玩,想一起去书店转转,然后去澡堂洗个澡。路上海锋说:“听说最近椿山矿在旺钦招工,主要招井下作业工人,指标不多,有关系可以试一下,如果录用就可以农转非。听到这消息后,方宁很想试试,可是找谁报名,怎么考试?

晚上回姑父家闲聊,方宁说:听说椿山矿正在招工,符合身体条件就可以,不知道怎么报名?艾国说明天上班给你问问。姑父说:“你这么小行不行,而且井下作业很危险”?方宁说:“我想试试”。

第二天艾国回来说问过了,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就可以报名,但是你要有思想准备,万一安排到一线,一定很艰苦,如果要是安排井下作业是很危险的,要不问问老家二舅和舅母,听听他们什么意见!方宁说:“不管怎样也要尝试一下,这是个机会”。第二天,姑父也找了相关人员帮助沟通说了话。方宁便去报了名,此次招工面向城乡,名额有限,一旦录用可以农转非(农业户口转城镇户口)并享受固定工同等待遇。几天后方宁参加了第一批的面试,招工办人员看看方宁问:能干动活吗?矿山都是体力活,年龄有些小,刚符合法定年龄,身高还可以,方宁说可以。最后同意了下一步参加的笔试,经过笔试筛选后名单上终于看到了方宁的名字,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录用通知,方宁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改变命运是多少农村孩子的梦想!那时候的高考政策恢复没几年,很多孩子荒废了学业,加上农村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意识淡薄,能够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有通过服兵役争取提干或变成自愿兵才有机会改变,想到了家乡的贫穷落后,想到了在叔叔、姑姑家的这些日子里,给他们增加的麻烦!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食其力,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当工作真的来到眼前,还不能全部领会工作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工作需要如何付出,但方宁想着,最起码已经走出了人生的一步!

一起被录用的还有七个人,两个已婚,其他人都不超过22岁,根据录用通知确定了报到时间后,方宁开始准备行装,办理户籍迁移,没什么可带的,只有一个行李,几本书,一个脸盆,走前去了叔家告别,约好与几个同伴车站相见,然后坐上了去往椿山矿的火车,经过一上午的行程到达图城后转坐汽车经过三小时到达了椿山矿,矿山建在偏僻的山里,两山间一片空地,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流过矿区,看见东面坡地上有一片楼房,大概三四层一栋,有十几栋,生活区下面是矿部大楼,物资仓储区,澡堂、理发部、商店都在一条街上,各种生活配套齐全,我们来到矿区人事处报到,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戴着眼镜,年龄不超过40岁的男士,很客气的起身表示欢迎,经过简短介绍开始让我们填表、第二天做体检,安排住处 ,因为矿上没有多余的宿舍,几个人临时被安排居住在理发部旁一处新收拾出来的空置房。两个有家口的同事就计划暂时自己租房住,等待分配公租房。方宁与两个伙伴一起住一个房间,自己做饭吃,由于矿山食堂比较远,又不能为了几个人建食堂,所以只能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了!安顿完住宿,大家到商店各自购置洗漱用品,晚上矿里安排了欢迎晚餐,吃过晚饭后回到驻地,方宁感到非常的高兴,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心中有着无限向往,有了一份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下去。人生命运的第一次改变从现在开始,想着未来,想着从家乡走出来,从没有过的欣慰和自由心情就像得到了释放。

第二天,负责劳资的张干事来告知,方宁与另外两人因为年龄偏小被分配到了服务公司工作。开始报到后,每天的工作与矿上的家属队一起干些零工,今天装车石料,明天到矿场脱坯建房等,就这样琐碎的工作坚持到了下半年,脸晒黑了,身体健硕了,饭量也大了许多,因为年轻体力好,也感觉不到多辛苦,每天的工作都是不确定的,工资不多,但大家都很快乐!月底发薪的时候还能聚个餐,无忧无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让方宁忘记了其他,有的时候没到月底工资花完了,几个人就只能米饭拌着酱油吃,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富裕,有一份工作,有一顿饭吃就满足了,文化生活也单调,看场电影,听听广播,有时间可以打打篮球、乒乓球。其他工友也都各忙各的,偶尔会见上一面。

时间就这样转眼已过去几个月,我们也逐渐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和矿上家属,有时周末也会有朋友来找我们玩,他们的年龄与方宁基本相仿,对这里也比较熟悉,一起听歌,一起到矿山图书馆借书,打篮球。离矿山不远的地方有个梁水镇,有时我们也一起去那里买些日用品,逛逛百货商店,那边还有一家陶瓷厂,主要加工生活用陶瓷,方宁也经常过去参观。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方宁也逐渐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矿山的工人都性情豪爽,粗犷的性格里带着奔放,与人交往也很直接。他们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有山东人,也有本地人及东北其他地区招工过来工作的,还有几位上海知青,人群中很远就能认出来,他们是上山下乡后分配到此地,招工后成了工人。有一线工人,也有椿山矿学校任教的老师,虽然每年都有回城的,按照国家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政策,每年都有指标,但是符合条件的也非常有限,因为年龄越来越大,大部分回不去的知青也都在当地结婚生子了。这几天由于方宁他们住的临时住房规划为拆迁房,方宁与宿友一起搬到离矿山15里路的矿山老家属区南头村,这里大部分工人已经搬到了新的家属楼公寓,剩下一部分没有指标或不愿搬走的仍然住在这里,最多不超过三十户,这里人烟稀少,依山傍水,除了少部分家属区外,河对面还有一个村庄叫东店,有四五十户人家居住,大部分以水田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搬过来后方宁感觉这里的生活非常单调,除去上班通勤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对面村里偶尔会放个露天电影,一到这时,大家就像赶集一样,晚上会聚在一起,村里住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村民,虽然与矿区家属没有太多交集,但也经常会出现矿山小青年与当地人的斗殴打架现象。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看电影就算娱乐了,有条件的人家开始购买黑白电视,没条件的人家有一台录音机也不错。房东家有四个男孩,一个女孩,老大、老二都已经就业,都在矿山从事井下掘进工作,每天看到他们最多的形象就是脚上穿着一双水靴,身穿劳动布工作服,头顶戴着聚光灯的安全帽,脸上黑黢黢的,一天三班倒来倒去,白天黑夜颠倒,下班后,看到大家脸上仍然挂着微笑。剩下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矿山有通勤车负责接送工人上下班,孩子们上学放学,坐车基本都是免费乘坐,老家属区北面有一条小河,周末休息时方宁与其他伙伴也经常去河边,偶尔在河边草坪上打打排球。进入十月,有小伙伴约方宁一起进山抓林蛙,来改善伙食,这也是方宁第一次去野外抓林蛙。此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去抓,后来国家林业部门开始限制不许私自猎捕林蛙。平常有时间也会经常拿着衣服到河边洗晒。那条河的水清澈见底,有时还会看到鱼儿在水底游过。在住地最多的活动就是下棋,听着房东家小三放的录音机,里面大部分歌曲都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什么“甜蜜蜜、阿美阿美”等歌曲,虽然曲调雷同,但那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歌曲!

方宁年龄小,房东的女主人也会经常过来关照,经常会送些吃的,用的。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来到矿山工作快一年了, 一天,经理找到方宁,决定让方宁负责商店采买,因为老采买员退休了,矿山只有一家百货商店,负责这里的日用商品补给,糖酒烟茶等商品供应,一段时间就要根据货品库存情况统一采购一次,往来最多的是糖酒公司和百货批发部。采买工作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计划经济下能够接触外界,有条件购买到限购商品,非常令人羡慕,方宁根据服务公司经理要求开始了采买工作。

转眼年关将至,由于路途遥远,也没回老家过年的计划。招工后快一年时间也没回过旺钦,所以决定回旺钦过个年,也想看看那里的家人。放假后方宁坐上了下半年才开通的长途汽车,从椿山矿直接上车穿过几座无人居住的山区和林区到达一个叫二十五公里地方,意思是这里距离旺钦还有25公里,再继续行驶一个时辰就到达了旺钦。这次回来的心情与以往不同,先到了姑父家,第二天去了叔叔家,由于工作原因表哥艾国调到了八百里外的江城工作,艾民高三最后一年,表妹小梅已经到了技校上学,下半年就开始到企业实习了。叔家的两个小妹来时都很小,现在也开始读小学了,方宁买了一些礼物分给了小妹,叔叔见到方宁非常高兴,因为将近一年未见,见面后问了些工作情况,是否适应哪里的生活?婶婶也问了吃住可好,这次回来婶婶的表现也是非常热情。接下来就是准备过年,贴春联,挂灯笼,好不热闹!春节的几天除去聚会,串门,还与姑父聊了很多,走时姑父也留下话,如果矿山工作不好干,不行就调回来,这边亲戚多还能有个照应,但目前没有好单位,我先给你问问。就这样方宁住满春节假期回到了椿山矿开始了日常。

四月份,一天正在班上,收到叔叔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姑姑走失多天,发现时已经去世! 虽然姑姑日常状态不好,对方宁也没有太多的关心,可毕竟是亲人,方宁几天来都心情沉重,想到了大兴安岭的三叔前几年为公牺牲,这次姑姑也去世啦!,白发人送黑发人,奶奶一定会很悲伤,方宁也不能为此做些什么,只能给她老人家写封信表示了问候!

几个好朋友有的参加了工作,一个去了俄罗斯、一个去了韩国,还有一个服了兵役。

随着各地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承包制开始实施,矿山允许服务公司经营开采煤矿对外承包,这一时期小煤窑应运而生,方宁被抽调监管个体煤矿日常经营,小煤窑只有开采权,没有所有权,服务公司按照上级要求每年按照产值收取管理费。日常管理包括协调、间接管理,收费、安全经营等,其他都相对好管理,可最敏感的工作就是煤矿安全,小煤窑一般都是竖井,打到一定距离开始横向开采,由于人员混杂,民工来自四面八方,而且很多都是文盲,难于管理,也会有流窜人员,没有固定居所人员,这些人安全意识淡漠,不能完全按照规章操作执行,包工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常会发生伤亡事故,所以监管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方宁感觉到如果哪一处监管不到位,又不是他能力所能制约的,都会负有连带责任。想到未来在这的前景发展也不确定,决定晚上给姑父写封信,如果能调就调回旺钦。

经过一段时间疏通,方宁离开了生活近两年的矿区,下半年调回了旺钦,在矿山这将近两年的时光里方宁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回到旺钦后方宁暂时被安排在木材加工厂上班,企业承包制实施后,加工厂也开始由负责人承包经营,由主管部门拨付少量流动资金,企业自负盈亏,条件是必须要解决一部分待业青年就业,每年还要按照利润上缴管理费。这一年,由于木材制品需求量小,区域信息又比较闭塞,大部分经营是通过贸易方式销售木材,基本都销往山东、河北地区,方宁负责到林场监督装车,检尺,押运等工作。每个月的销量都不确定,要根据用户需求、木材价格、车皮调配等情况确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冬季树木落叶后采伐量增大,夏季植物茂盛采伐量小 ,所以基本开春后工作不太忙,管理上又比较松散,方宁想回老家看看。

开春后,方宁请了假,计划回老家探亲,几年没有见到父母,想念他们,也想念哥哥。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很快回到了家乡,还是那条小路,还是那条河流,村口的平台上每天都站满了人,下车后与大家打了招呼,带着欢声笑语走进家门,家族堂兄弟和小孩子挤满了屋子,大家都想看看方宁的变化,围在一起叙说几年过往与离别思念,方宁为孩子们准备了糖果,每个小孩进来方宁都会送给他们糖块,孩子们互相比较谁的软糖多,谁的大虾糖更好吃,大人围坐在一起,烟雾缭绕,问长问短,有些上年纪的左邻右舍大爷、大妈也过来看望,几年不见,那个少年已长大!吃过晚饭后与父母一直聊到很晚,看着含辛茹苦的父母,这些年方宁经历的苦楚也就烟消云散了!回来后的这几天方宁相继拜访了长辈,走访亲朋好友。见了往日同窗及发小同学。回忆学校的美好时光,想起当年小学三年级时将粉笔沫弄到同桌嘴里,回忆将小黑板割掉一块带回家做镜框的糗事。想起了同学何妍,何妍是年级里最漂亮的女孩,双眼透着明亮的光芒,说话时两颊红润,眉宇间写着诱惑,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经常会想起她上学时穿着杏黄色小翻领上衣,头上扎着两个马尾辫,笑的时候显得特别天真,方宁知道何妍喜欢他,他也喜欢何妍,可他们手都没碰过,方宁离开老家后就再也没了联系,回来后才知道他已经到乡里上班了,经过其他同学的联系,方宁到乡里见到了何妍,见面后两人依然如故,寒暄后互相对视,又都快速躲开,她还是那么漂亮,羞涩,欲言又止,一讲话脸颊绯红,咯咯的笑声令人难忘,眉目传情,令人遐想!两人见面后互道春来暑往,感叹时光荏苒。虽然互生情愫,但谁也没有挑明,回顾过去的校园美好时光,憧憬着共同的美好未来!彼此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分别时互相留下了通信地址,希望有时间多联系。

回老家的时光短暂,方宁按照计划就要返程了,全家人都带着不舍到村口送别,母亲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依依惜别,一直目送方宁渐渐远去,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方宁回到了旺钦。

回到旺钦后这段时间方宁主要工作是按照合同要求继续他的工作,从林场检尺,装车运输,运输方式根据距离确定汽运还是林区的小火车运输,货源在林区的那段日子,有时车辆配置不到位,还经常住在林场,有一次方宁住在了林场准备押车随行,储木场没有招待所,也没有旅店,只能和值班员一起凑合住,吃点干粮,等车的滋味特别难熬,空旷的林区,人烟稀少,晚上看着远处森林里漆黑一片,萤火虫的光亮星星点点,有时会看到更大的亮光移动,会令人毛骨悚然,光亮像个幽灵,由远而尽,好像动物眼睛发出的光亮,场站值班员还会经常讲些鬼故事,听着更加恐怖,一直到很晚才能睡着。一觉醒来,车已装完并编组拖挂到位,等待发车,方宁匆忙洗漱后随车一起出发了,火车鸣着气笛冒着白烟消失在森林深处,一路摇摇晃晃前进,因为轨道是窄轨,速度并不快,铁轨连接处发出的摩擦声此起彼伏,列车拖挂七节原木车,后面尾车是押运员车厢。经过一天行驶进入旺钦林业火车站,然后分流,一部分运往林业局储木场,等待深加工,另一部分转装到汽车,运往大火车站货场,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客户。由于每次押运周期长,回来后可以休整几天,方宁回到出租房,准备睡上两天,太困了,一路都睡不好!这间房只有十六平米,东西宽八米,南北长两米,东西方向通透,各有一个门窗,南北房山都与邻居家连接,典型的朝鲜族室内构造,整个屋都是炕,进屋后有一米宽,两米长的灶台下陷部分,用于烧火做饭,平常用木板覆盖,需要时掀开。与炕成一个连体,由于费用低,一直住在这里。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收入也不稳定, 加之路途遥远,基本上两年或者三年方宁才回老家探亲一次,春节期间除去到叔叔、姑父家走走,大部分时间方宁都是一个人,偶尔也会到住处边上的宾馆看看电视。

年终岁末,方宁接到父亲来信,计划近日来旺钦一趟,主要是帮助同乡一老板购买木材,办完事希望方宁一起回老家过年。

小说《岁月人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