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第一武夫

小说叫做《大明第一武夫》,是作者明末逐鹿的小说,主角为朱云飞李虎。本书精彩片段:宜永贵接过朱云飞递上来的水碗,猛灌了一口继续说道“距离墩台港十里外的盖州城内,有一千二百满汉兵马,只要我们天亮之前,突然发动袭击,拿下港口,定可一举抢夺渔船出海”“辛苦了,带兄弟们先吃口饭”朱云飞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对李虎吩咐道“集合队伍,一刻钟后出发”“遵命”李虎拱手应道盖州城下,子夜时分,一队百余人的骑兵,星夜飞驰,来到北门之外不等城头的守军喝问,城下的骑兵队伍已然高喊道“...

第34章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有关松锦战败的军报,先一步逃回宁远的吴三桂,马科、唐通、王朴、白广恩、李辅明六大总兵,这时也早就各自呈报上报了兵部。

吴三桂等人众口铄金,皆言此战的失败,皆源于粮草被劫,导致军心动荡。

吴三桂几人都是聪明人,他们在奏报中,并没有诬陷洪承畴指挥不力,布防失措,导致粮草被劫。

但每个人的奏报之中,却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总之一句话,松锦战败,非是我们不拼命,实是督师不力的结果。

大明京师,紫禁城谨身殿。

面色阴暗,双目失神的崇祯皇帝,跪坐在中堂之上,已经整整一天,滴水未进。

松锦战败,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督师洪承畴战死,致使国朝精锐损失殆尽。

现在满朝文武,束手无策,面对吴三桂等人的处置问题,内阁也是意见不一。

右都御史郝晋,态度坚决,认为应该把吴三桂等人,一并处死,以明正典刑。

兵部尚书陈新甲,也请斩马科、王朴之流,对吴三桂、李辅明等人进行贬秩。

但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周延儒,却提出这个时候,如果斩杀前线败将,宁远、山海关败兵,必然人人自危。

若建奴趁势入侵,谁来抵挡建奴?

周延儒两度入阁,此次入阁,更是江南士林,东林一派争相奔走的结果。

时人谓之周延儒有东晋谢安遗风,此次入阁必然会给朝政带来新气象。

为此,崇祯皇帝对于周延儒,也是寄予厚望。

“陛下,连山曹变蛟总兵送来奏报,内阁周阁老正在殿外侯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躬身上前禀报道。

“曹变蛟还活着?”崇祯接到的吴三桂等人奏报,洪承畴与曹变蛟、王廷恩、邱明仰等人,与松山城共存亡的消息。

“陛下,这是曹总兵的亲笔奏报,应该错不了。”崇祯接过王承恩递来的奏折,打开观看之下,笼罩在脸上的阴云,却随之飘散了开来。

崇祯在谨身殿跪坐一天,不是他舍不得砍了吴三桂等人,而是他在担心,清军会不会趁势入侵宁远,亦或者进攻山海关。

现在朝中一没有钱粮,二没有兵马可调,若清军乘胜追击,他拿什么去守卫抵挡清军?

吴三桂这些人,虽然战败了,可现在好歹还在宁远守着,要是砍了他们,谁还能替他守卫边关?

“建奴退兵了,好,好啊!”崇祯看到曹变蛟的奏折中,明确确定建奴大军已经撤回沈阳,并佐证建奴粮草被焚一事。

“恭喜陛下,天佑大明。”王承恩见崇祯高兴,不由高兴的跪倒在地,抹泪祝贺道。

“王伴伴说的好,真是天佑大明,曹变蛟在连山收拢了两万三千人马,并表示愿意戴罪立功,镇守连山,为朕分忧,朕理当重赏他啊。”

想到辽东问题得以缓解,崇祯悬着的一颗心,自然也就放了下来。

“宣周阁老入内,还有陈新甲,陈演觐见,朕要安排辽东事宜。”

“奴婢领旨。”王承恩躬身退下之时,连忙安排殿外太监,给崇祯送上糕点,参汤进食。

因为曹变蛟的奏折,得知建奴大军主动撤退的消息,崇祯原本慌乱的心情得以平复。

自从接到松锦战败的消息来,崇祯一颗心就没有平复过,每天都在担心,建奴是不是就要杀到京城来了。

甚至,他已经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密议过,能不能通过议和,来阻止建奴的寇关。

小说《大明第一武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