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三嫁倾国

小说推荐《三嫁倾国》,讲述主角姜佛桑惠奴的爱恨纠葛,作者“姜佛桑”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寻思良久,也未有头绪人都走了,侍从仍旧忿忿:“亏得先前在云孚山还帮她引开门吏,白糟蹋了一番好意!郎君,她莫不是被许八郎刺激傻了,竟连你也不放在眼里听闻姜氏要将她送去道观清修,依小的看,她是该清修一下!”“清修”裴迆长眉微蹙,“哪家道观?”侍从想了想,“应是姜家供奉的棠棣观”裴迆眉心舒展开不知怎地,突然想起那封散发着淡香的信笺从云孚山回去小奴就找与他看了,字如...

第38章 清谈误国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提到与满家的亲事,裘郁也忘了方才的震惊。显然,对于满丞的污遭行径,她并非没有耳闻。

“那又如何,总是要嫁的。”

“你若不想,那便不嫁。”

“我们这等出身的女子,当真由得了自己?”

“不试试怎么知道?实在不然,去求连皇后,亦或你自己拿定主意……”

“与满氏结亲就是姨母的意思。”裘郁苦笑,“世家好比一座大山,我们这些人就是生长在上面的灵芝仙草,吸取着这座山的养分长大,不用受风吹雨打,亦无需为生计奔波,而今也到了反哺的时候——这些你该当比我清楚才是。”

姜佛桑当然清楚,她就是太清楚了,才不忍看好友活活作殉:“若我说,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你嫁入满氏后,生活很是不幸……”

裘郁并没有笑她痴人说梦,只是这个梦也激不起她任何情绪。

“家族兴旺自有男儿担当,我们这些女儿,唯一的作用不就是成为家族结交强援的纽带,顺带延续世家血脉吗?这是我们的宿命,幸与不幸有什么要紧。”

曾经的姜佛桑也是如此这般画地为牢。

如今她已然醒了,裘郁却还深陷其中。

“宜芳,你再想……”

“好了徽光。”裘郁打断她的话,“你就说罢,答不答应。”

姜佛桑看了她许久,最终无奈点头。

-

裘郁近来被家人盯得紧,约定好过几日把人送去姜府,便匆匆走了。

姜佛桑难得出来一趟,也不急着回去,索性四处走走,散散心。

无相寺虽不如永宁寺来得宏阔,景色却是别具一格,山间穿行,常看常新。

不知不觉到了一处凉亭。

“女郎,咱们去歇歇脚?”

“也好。”

凉亭建在一块巨大的“探头石”上,颇有凌云之势,身处其中,视线开阔许多。

“女郎你看。”菖蒲指着下面,“有人在此雅集。”

凉亭下方不远处是一条曲折绵长的溪流,溪流两岸绿草如茵,铺设着几案茵席,褒衣博带的文士各跽其位,或饮酒赋诗,或抚琴下棋。

姜佛桑侧耳倾听,奈何此亭虽占了地利优势,到底还有空间阻隔,在琴声遮盖之下,并听不真切。

俄尔琴声停,有一文士站起,高举酒樽,慷慨陈词罢,酒水尽覆于地。

其余十数位文士纷纷照做。

就见一群男人将酒具齐掷,突然大放悲声,向着故土方向掩面痛哭。

哭罢,又聚在一处开始高声阔谈。谈如何收复故土,谈如何杀尽蛮贼。

菖蒲见女郎神情有异,因问:“女郎不感动么?”

以酒相祭,离乱之痛、思归之情,确实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但,“清谈未必误国,却也难以兴邦。与其坐而言,何妨起而行。”

菖蒲还在试图理解其中意思,抚掌声忽自身后响起。

转身,就见凉亭外的山阶上同样立着主仆二人。

站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者,不是裴迆又是谁?

裴迆常来此地,不料今日却被人占了先,更没料到捷足先登的会是近来京陵的风云人物。

姜佛桑早已调整好心绪,如常见礼后便欲离开,将地方让与他。

错身之际,裴迆忽而开口。

“六娘子对玄学亦有兴趣。”裴迆忽来一句。

幸而未再称她姜家妹妹。

姜佛桑停步回头,不解他何有此问。

视线下移,凝神细听,原来众文士的话题已从家国情怀转到了万物与虚无。

没有琴声相扰,倒是勉强能听个囫囵。

姜佛桑缓慢摇头:“妾比较庸俗,只管得脚下三分、腹中饥饱,管不得生命起始、万物本末。”

裴迆负手而立,和她一样望着下方:“越名教而任自然,不好?”

姜佛桑本不想再多言。但裴迆半侧过脸就这么看着她,风采夺目,艳光逼人。此时退缩,倒显得她居心不正。

“好,怎么不好呢?百家争鸣总是好的。顺乎自然本性,放开思想禁锢,亦是好的。

“然好的东西要放在适宜的地方,才能称其为好,就像有些人是天生的思想家、理论者,思想家、理论者却并不都适合掌权柄。

“于书斋之中仰望星空,大雅亦大善,然居于庙堂之上,从政者不能只仰望星空,也要低头找找脚下该走的路。”

譬如下面侃侃而谈的这些人,满口民生疾苦,又有几个真正知晓稼穑艰辛?

莫说起一掊土、耘一株苗,怕是几月当下、几月当收都一无所知。

要命的是,这些不务实的文士中,绝大部分都身居高位,不是名士便是显宦。

他们一边吟风弄月、追思人生,一边操弄政治、把控朝堂,国政民生就这样或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在这群人手中。

大燕破败,岂可得免。


小说《三嫁倾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