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

以李景李长江为主角的军事历史《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是由网文大神“三层肚腩”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在碾谷机的加持下,李意卿家第二天就全部收完稻谷,剩下的就是晾晒和交粮税了,不过这是村里统一交税,跟他关系不大而碾谷机很快在附近的村子传开了,连小叔公第二天都到晒谷厂瞅了眼碾谷机“小叔来了,吃饭了没?”李长江看到小叔公打了招呼,脚下却不停地踩着碾谷机“昨天听说你这有新鲜玩意,过来瞧瞧这碾谷机”小叔公说完竟对着碾谷机跃跃欲试“长江,给小叔踩一下看看”小叔公说着就把衣袖挽了起来,准备上手试试了......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冯爱卿,把那碾谷机带上来朕看看”正德帝抚着龙椅把手,兴致勃勃地要看碾谷机。

“是”

皇帝亲传,没多久碾谷机搬到了朝堂,灰扑扑还带着点稻草屑的碾谷机放到干净亮堂的大理石上,左右的大臣都忍不住瞅了瞅这碾谷机。

冯大人早就备好了稻谷和陈谷,正要打稻谷,正德帝发话,“慢着,让朕亲自看看这碾谷机”

正德帝走下龙椅,没一会站在碾谷机前,也不看冯尚书脸上的拒绝,直接把冯尚书手上的稻谷拿走,在冯尚书的协助下,把稻谷放到进稻口,接着猛踩脚踏,“咔哒” 一大把稻谷打完。

正德帝稍显满意,眼色往下挪,大太监张居翰不亏是跟了正德帝多年的公公,没等正德帝发话,在冯尚书的示意下把往正德帝的方向大斗倾斜,里面正是打好的谷子,“好,这碾谷机好啊,冯爱卿,这碾谷机还怎么打大米啊?”

冯尚书弯腰作揖,“皇上,这碾谷机想打大米得安装两张铁片,就是碾米机了”冯尚书说完,就动手安装铁片,冯尚书作为工部尚书动手能力还是很厉害的,更何况昨天他已经安装过了,很快碾米机就安装好了。

正德帝看向地上装着谷子的布袋,意思不言而喻,很明显,正德帝还想亲自打大米,冯尚书拎起布袋,往碾米机走,“皇上,这谷子打大米就得往进谷口倒了”

冯尚书说着就要倒进去,被正德帝一把抓过去,一口气把小布袋里的谷子都倒完,又是猛踩脚踏,看着被张公公倒出来的大米,“哈哈哈,好啊,我大兴人才济济,这碾谷机碾米机好啊”

冯尚书:“皇上爱民如子,乃大兴百姓之福”

满朝大臣跪拜:“皇上爱民如子,乃大兴百姓之福”

正德帝昂首挺胸走到龙椅上坐下,大兴在他的带领下,日渐昌盛。

正德帝虽然杀伐果断却是位勤政爱民的帝王,这碾谷机造价不高又对百姓大有裨益。

当下一高兴不止给望江县县令升了一阶,为从六品州同,连同衙门里的几位主事的人都升了一级,李县爷本只是秀才讨了巧当个县爷,不能算是官身,现在升为主簿,而李长江这个发明了碾谷机的农民赏白银百两。

连同下发的旨意,碾谷机的制作方法也快速往下发放。

可惜有些地方赶不上碾谷机了,不过明年还可以用嘛。

等李意卿家拿到正德帝赏的一百两银子已是半个多月之后的事了。

孟县令特地等李长江早上卖完咸鸭蛋到衙门的时候把赏银给了李长江,如果光明正大到给了赏银,想必李家就没有安稳的日子了。

“大人,这,这么多银两呢?真的是给我的?”李长江咋舌地看着排排列的这十个银元宝,不可置信中又有点受宠若惊,毕竟孟县令说的是皇帝给他的赏银呢,皇帝啊,这天下都归他老人家管呢。

“是,长江啊,某可就多谢你了,要不是这碾谷机,我这县令不知道要当几年呢,现下皇上开恩,升了大家一阶”孟县令说完,郑重地作了一揖,现下衙门里主事的谁没有对李长江充满感激之情。

李长江忐忑不安地带着一百两银子从县衙出来,整个人手脚都是抖的。

李长江到大通银庄兑了两张银票,一张五十两一张二十两的,出来的时候出了一身的冷汗,往衣裳上随意地擦了擦,冒着大太阳极速往家里赶,早点拿回去给媳妇管着,他这身上不能放太多钱,不安心。

小说《出身农户,他要靠科举上朝为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